当前位置:首页>工作动态

以火为墨绘锦绣 烙画彰显非遗魂——走进"烫画"非遗手工坊的非遗传承人故事

来源:温馨社区  发布时间:2025-04-08  分享到:

走进付玉的家,她一手托着宣纸,一手拿着电烙笔,全神贯注地在宣纸上或轻或重地慢慢描绘。伴着青烟升起,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便浮现在了宣纸上……为了保证烙画的质量,她需要保持非常平稳的力度,每一个作品最少烙四遍,这样在保证画面艺术效果的同时,能让作品保存更长的时间。 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2832.png

一根烙铁、一块寻常的画板,烫出永不褪色的色彩,烫出活灵活现的世间万物,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——烫画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中国非遗烫画如同一颗璀璨的文艺之星,照亮了时光的角落。烙铁与材质的相遇,仿佛是诗人与笔墨的邂逅,每一幅烫画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。那些深深浅浅的烙痕,是岁月留下的温柔印记。烫画,它用最质朴的方式,在时光的卷轴上,绘制出一幅幅文艺且深情的画卷,让人沉醉其中,感受着传统艺术的深邃与浪漫。烫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,它更是时光的见证者,记录着每一个瞬间的美好。无论是山水、人物还是其他主题,烫画都以其独特的方式,将那些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在纸上。



非遗传承与创新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2839.png

作为社区的热心人,付玉老师积极推动烫画技艺的传承。她主动在社区开设烫画公益课堂,从工具的认识、温度的控制,到线条的勾勒、色彩的晕染,都耐心细致地为居民们讲解和示范。许多居民从最初的好奇尝试,逐渐被烫画的魅力所吸引,深深爱上了这门传统技艺。在课堂上,大家围坐在一起,专注地创作,交流着彼此的心得与体会,不仅学到了技艺,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。谈及烙画的艺术魅力,付玉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热爱。她说:“烙画创作注重温度、力度和速度,每一个细微的温度变化,每一丝力度的调整,每一次速度的拿捏,都是对自己心境和技艺的考验。要做到‘意在笔先’,通过勾、勒、点、染、擦、白描等手法,将心中的构思精确地表达出来,这样才能烙烫出层次丰富与色调和谐的作品。”

同时,付玉老师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,现场展示烫画技艺。她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居民,大家对烫画这一非遗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,纷纷询问相关知识和制作过程。通过她的展示与讲解,更多人了解了烫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,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。2008年至2016年付玉曾获深圳举办的“炎黄春秋神州龙杯全国书画邀请展”金奖等,并被收藏,共获奖23次。


火笔生花 烙出大千世界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2845.png

付玉老师自幼喜欢书画艺术。在卢云山、郝友友、王厚孝、白占荣、张德育、王章一等诸多老师的教导培育和自己长期的刻苦研习,取众家之长,在继承传统烙画艺术的基础上,经过反复的尝试,终于摸索出由烙铁在易燃的宣纸上皴勾点染,工写兼备,形成烙绘交融而不失中国画清韵的独特烙画艺术风格,特别是长卷《清明上河图》 《百子图》《八十七神仙卷》工艺精湛,令人赞不绝口,诸多作品参加各省市及全国展览并获奖。

微信图片_20250415102849.png

 在付玉老师的努力下,烫画这一非遗技艺在温馨社区生根发芽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她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,让更多人认识非遗、热爱非遗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,成为了社区文化传承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 在付玉老师的努力下,烫画这一非遗技艺在温馨社区生根发芽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她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,让更多人认识非遗、热爱非遗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,成为了社区文化传承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
【上一篇】:【四所一庭】衔接联动解矛盾 高效... 【下一篇】:有“林”有温暖|林荫街道温馨社区...